IM体育“医路向光伴爱前行”个案工作案例
发布时间:2024-02-18 18:15:00

  IM体育于2018年7月被确诊患有白血病,在合肥市某三甲医院进行化疗治疗。服务对象出生于安徽安庆市某农村家庭,父亲早年患有膀胱癌,无劳动,家中还有爷爷奶奶需要赡养照顾,全家依靠服务对象的母亲在工厂上夜班维持生活。服务对象于2018年被确诊白血病的同时,服务对象的父亲也被查出膀胱癌复发。

  服务对象被确诊时年仅10岁,因为对疾病缺乏了解,出现害怕、焦虑等情绪,爱发脾气,容易急躁,有时不配合治疗。于是服务对象的母亲主动找到社会工作者,希望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其解决问题,提高治疗依从性。

  1.服务对象的母亲认为服务对象患白血病是因为自己没有给孩子健康的身体;又对疾病缺乏了解,充满恐惧和担忧,陷入自我责备;高昂的治疗费用也让服务对象父母感觉经济负担很大。

  2.服务对象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因长期住院治疗产生的压力、治疗药物影响、父母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不配合治疗的认知和行为,如认为自己生病了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吃营养餐、偷吃零食、过度玩游戏等。加之服务对象处于学龄期,由于治疗无法正常学习,在病房只能沉溺电子游戏打发时间。服务对象经常因此和父母发生冲突,父母一方面心疼服务对象治疗辛苦,一方面又生气服务对象不配合治疗,同时也担心这些不良习惯会对其治疗结束后的生活造成影响。

  3.在对患者家庭进行需求预估后,社会工作者决定本次个案的服务对象由患者小哲个人变更为患者家庭系统。在该服务对象系统中,患者小哲为服务对象一,患者母亲为服务对象二,患者父亲为服务对象三。

  因为对疾病缺乏了解,服务对象一住院时出现害怕、恐惧等情绪,对新环境适应性差,在病房缺乏与同辈群体的沟通交流,人际交往能力弱。治疗一段时间后还出现了乱吃食物等不配合治疗的行为。

  服务对象一正值学龄期,在治疗过程中,只能通过打游戏等娱乐行为消磨时间。同时服务对象二也担心在两到三年的治疗与恢复期结束后,服务对象一无法顺利融入学校环境。

  在服务对象一生病前,家庭收入来源只有服务对象二在工厂打工所得。如今服务对象二无法外出打工,家庭暂时没有收入。治疗后期,服务对象一需要进行移植。再加上租房费用、营养费,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家庭深入沟通后,发现服务对象二和服务对象三也出现了情绪问题。服务对象二认为服务对象一患白血病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同时对白血病缺乏了解,充满了恐惧和担忧,陷入自我责备。服务对象三因为自己膀胱癌复发,本身心情郁结,加之对于服务对象一不配合治疗的行为非常恼火,又苦于不知道如何和服务对象一沟通。

  服务对象一在入院后产生不良情绪及非理性的认知和行为,与同辈群体沟通交流的机会减少,需要社会工作者提供入院适应的支持,协助其改变非理性认知及行为,增强与他人的互动IM体育,提升其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力。

  服务对象一因长期住院治疗,与正常的教学秩序脱节,需要社会工作者为其链接课业辅导的资源,让服务对象一即便身处病房,也可以继续学习。

  服务对象家庭缺乏经济来源,服务对象一化疗及后期移植的治疗费用缺口巨大,急需社会工作者为其提供救助咨询,链接救助资源。

  社会工作者以整个患者家庭为服务对象,通过预估发现服务对象家庭面临着多重的精神压力,不良情绪堆积,亲子沟通不畅,需要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疏导不良情绪,搭建良性的亲子沟通渠道。

  人的情绪是由人的思维和信念所引起的,而不合理的信念往往使人陷入情绪障碍之中。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belief)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C(consequence)的更直接的原因。在理性情绪疗法中,主要关注的是合理的信念和不合理的信念,前者导致自助性的积极行为,而后者则会引起自我挫折和反社会的行为。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并不直接解决个人行为问题,而是致力于改变服务对象家庭的交往方式。因为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认为,个人的问题只是表象,家庭的问题才是导致服务对象个人问题的真正原因,因此,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主张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家庭介入,解决家庭的问题,最终解决服务对象个人的问题。

  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不足的个体,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

  以家庭系统为服务对象,通过对服务对象的介入,帮助服务对象积极配合治疗,适应住院生活。

  (4)为服务对象家庭提供情绪疏导,改变错误认知,疏解不良情绪,促进亲子沟通。

  1.社会工作者陪伴服务对象一阅读白血病科普绘本,科普基础的疾病知识;陪伴服务对象二阅读疾病知识手册,运用理性情绪疗法,改变其关于疾病的错误认知,建立初步的专业关系;

  2.为服务对象家庭提供救助信息咨询,链接红十字会及其他救助资源,了解申请的方式,准备低保的申请资料,增进与服务对象家庭的关系;

  3.邀请服务对象参与社工站的集体活动,增进服务对象与其他病友和家属的互动交流;邀请服务对象参与情绪管理小组,学习管理情绪的方法;

  4.链接高校志愿者资源,在住院期间服务对象一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为服务对象一在院内提供课业辅导服务;

  5.协助服务对象家庭辨别负面情绪的由来,开展家庭会议,学习良性的亲子沟通方式,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目标:关系初步建立,介绍科室与疾病知识,降低服务对象一入院治疗的不安与恐惧,制定初步的服务目标和服务计划。

  主要内容:医务社会工作者第一次正式与服务对象接触,看到服务对象正在病床上打游戏,便先围绕游戏角色与玩法进行讨论,等游戏结束,正式进行自我介绍,并介绍社工站的相关服务内容,告知服务对象接下来的住院生活还有社工姐姐陪伴着,可以帮助他更好的度过治疗阶段。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分享携带的看病系列绘本与白血病科普绘本,带领其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和介绍治疗过程。在交谈中得知服务对象化疗时会有呕吐反应,感觉身体虚弱,平常不大愿意下床走动,医务社会工作者安慰第一次化疗反应大一些是正常的,鼓励服务对象继续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身体状况可以的时候还是要多走动,避免肠梗阻。并解答了关于疾病的疑问,缓解了服务对象的不安。后来服务对象母亲回到病房说到孩子生病就泣不成声,服务对象在病床上惊慌的看着母亲,气氛变得压抑。社工送去纸巾安抚母亲的情绪,并与服务对象约定身体好转后带他转转,了解科室,并确定下次见面的时间。

  之后,社会工作者单独对服务对象父母进行面谈,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对其进行情绪安抚与情况了解。在交谈中医务社会工作者发现服务对象母亲存在非理性信念:怨自己没有给服务对象健康的身体,没有照顾好他,让孩子得了白血病这种难以治愈的疾病,陷入自责情绪无法自拔,这种情绪又导致其失眠、没有食欲。社会工作者运用ABC理论,让服务对象母亲识别非理性信念,并意识到给自己带来了情绪的困扰,还影响到了自己的健康状况。社会工作者告诉服务对象父母,随着医学的进步,缓解率和生存率飞跃性的提高。并提供《向日葵知识手册》给服务对象父母阅读,了解病因,学习疾病知识,掌握科学护理方法。

  服务对象父母决定和服务对象一一起接受个案服务,并和社会工作者一起制定了初步的服务目标和服务计划,在此次的介入过程中将个案服务的服务对象由患者个人变更为重疾家庭系统。

  目标:提供大病救助服务咨询,缓解治疗压力,跟进服务对象情况,继续专业关系的建立。

  主要内容:为了缓解服务对象家庭的治疗压力,医务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申请小额救助资金。因为服务对象一的情况符合红十字会“小天使基金”资助标准,医务社会工作者也向其父母介绍“小天使基金”资助流程与所需材料,因为审核到拨款跨时较长,建议尽快着手申请办理。同时,告知服务对象二和服务对象三白血病治疗阶段中一些特殊的疗程报销比例可以达到90%,并链接“助医小家”资源,缓解服务对象家庭的心理压力与异地就医的生活压力,坚定治疗信心。同时建议服务对象三以户主名义申请低保,缓解一部分经济压力。在会谈的最后阶段,医务社会工作者提醒服务对象二和服务对象三收集好住院的报告、发票等资料,以备其他情况所需。并约定下次见面时间。

  因为这次服务对象一身体状况良好,医务社会工作者带领服务对象一在病区走廊散步,询问最近的住院情况,得知其有机会就与同学玩游戏、聊天,但是同学白天都在上课,晚上还要写作业,所以说话的时间并不多,住院时期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在病床上玩手机。在院内缺少同伴,目前只和同病房的小病友说过话。医务社会工作者再次发出社工站点活动的邀请。

  主要内容:医务社会工作者邀请服务对象一参加社工站下午的兴趣小组,因为服务对象一性格外向,通过小组游戏和活动,很快结识了新伙伴。而且服务对象一兴趣爱好丰富,可以很好的融入小组活动中。通过几次活动,也让服务对象一更好的认识社工站,丰富了自己的住院生活,不只会在病房玩手机游戏了,平常也能够在走廊、在社工站与其他伙伴一起玩耍IM体育。平常服务对象三要为服务对象一准备饭菜,服务对象二在院陪伴的时间更多,有机会都会和服务对象一一起参加各类活动,服务对象二在活动间隙,通过和其他家长聊天抒发了不良情绪,交流护理心得,还有和社工的一对一的沟通,逐渐接受了孩子生病的事实。随着一些问题的解决,不断强化了治疗信心,心态有明显的转变,也会主动去帮助其他新入院的患者。

  因为服务对象一有害怕、焦虑等不良情绪,医务社会工作者邀请服务对象家庭参加情绪管理小组,提供同伴交流和行为预演的机会,分享表达感受和接纳感受的方法和技巧。在小组结束后,单独与服务对象一进行沟通并确认其掌握情绪管理的知识与技巧。

  主要内容:医务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家庭进行充分沟通后,最终链接三名大学生志愿者为服务对象一提供语、数、英三门主课的课业辅导。

  在服务对象一住院期间,且服务对象一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分别由三名志愿者在病房为其提供了约四个月时间的辅导服务。志愿者也会在课后时间陪服务对象一聊天缓解服务对象二对于服务对象一日后学业发展的担忧。

  主要内容:社会工作者在本次走访病房的过程中,目睹了服务对象家庭的争吵,因为服务对象一偷偷吃了亲戚带来的辣条,服务对象三想到中午辛苦给服务对象一做的饭菜不愿意吃,就火冒三丈,甚至说出了“我们不管你了,你乱吃就不要治了”这些话语。而服务对象一表现得不以为然。

  医务社会工作者分别与三位服务对象一对一沟通,让服务对象一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方式是错误的。鼓励服务对象一与父母坐在一起,并引导服务对象家庭关注事件本身的利害关系,辨别情绪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服务对象三主动道歉承认自己的话语给服务对象一带来伤害。服务对象一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不但伤害了父母,对自己的健康也很不利,同时和社会工作者、父母约定好好配合治疗。

  目标:巩固服务对象的改变,评估服务目标达成情况,从而做好结案的工作,处理分离情绪。

  主要内容: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一起回顾个案过程,确定服务对象现状已有明显改善,肯定服务对象的成长。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协商制定的服务目标已经达成,在与服务对象商议后,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决定结案。社会工作者告诉服务对象,社工站的服务不会因个案结案而终止,服务对象也认识到自己的改变,更加坚强、更有勇气面对未知的未来。

  结案后,社会工作者通过日常走访病房、微信沟通的形式跟进、巩固服务对象的情况。在服务对象一移植前,社会工作者为其链接了腾讯公益资源,筹集善款,帮助其减轻移植手术费用的压力。

  服务对象为患者家庭系统,患者母亲主动求助,希望能帮助患者更好的适应住院生活,社会工作者接触患者首先从兴趣爱好出发,主动聊游戏角色以此为突破口,再表明身份,顺利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专业信任关系。

  在服务的开始阶段,发现患者父母也有很大的需求,以家庭为单位作为个案的服务对象能够更好的提供服务,后改进服务计划与目标。一开始服务对象有明显的负面情绪和非理性的认知与行为,在经过几个阶段不同角度的介入后,服务对象逐渐舒缓了情绪,适应了住院生活,促进了亲子沟通,满足了接受教育的需要。也开始能够注定帮助其他新入院的病友,此外,服务对象积极参与社工站各项服务活动IM体育,丰富了住院生活。在跟进的过程中,服务对象感谢社会工作者治疗路上的陪伴和鼓励。

  在个案工作过程中,医务社会工作者及时改变服务对象,以家庭为单位重新评估问题与需求。针对服务对象以健康宣教,适应住院生活为出发点,关注其正式与非正式支持系统。处理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和突发的矛盾,运用ABC理论辨别非理性信念。社会工作者协同服务对象一同面对疾病,度过住院阶段。

  为服务对象提供救助咨询,协助服务对象筹集了7万多元资金,链接了“小家”住房资源,提供了入院包裹、心愿礼物物资,服务对象完成了小天使基金申请和低保户申请,切实帮助服务对象缓解了治疗压力。

  社会工作者为其链接了语数外课业,为期4个月的课业辅导资源,让服务对象一即便身处病房,也可以继续学习。

  关注服务对象的情绪问题,提供情绪疏导,并提供情绪管理小组服务,提升情绪管理的能力,促进亲子良性沟通。服务对象一改变了非理性的认知和行为,坚定了治疗的信心,也没有再偷吃过不能吃的东西。服务对象一与服务对象二喜欢参与社工站活动,增加与他人的互动和沟通,缓解了不良情绪。

  本次个案中缺乏医护的介入,如疾病知识科普环节、不配合治疗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一系类的并发症,可以以医患课堂等更丰富的形式进行宣教,从更专业的角度提升服务对象的依从性。

  因为服务对象三照顾妻儿,来往出租屋与病房,参与的次数较少,医务社工对服务对象三的关注和支持并不是很多。对服务对象家庭的正式支持系统介入手段也不多,较为关注非正式支持网络。如果相结合,对服务对象的帮助会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