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简单易学”“月入几万”?创业培训套路究竟该咋防
发布时间:2024-01-17 11:14:42

  IM体育随着网络新媒体不断更新迭代,各大电商平台的商业模式频繁涌现,很多人都想进场分一杯“羹”。一些创业培训正是抓住了这些人急于求成的心理,以“门槛低、收入高”为诱饵,号称为创业者提供运营辅导、咨询等培训,实则“假培训、真骗钱”。暗藏套路的创业培训,消费者该如何防范?

  视频剪辑、网店运营、配音、建模绘图……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种类繁多的技能速成培训广告层出不穷IM体育,这些广告以“低门槛、高回报”作为噱头诱导消费者,实则提供的培训课程质量普遍较低,并且存在诱导消费、退费难等一系列问题。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以“创业培训”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截至15日23时,有将近400条投诉条目,内容包括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

  北京的崔先生去年被公司裁员后一直处于待业状态,他告诉中国之声记者,自己长期关注某短视频平台上的一个分享创业经验的自媒体博主。那段时间,正好赶上自己在找工作,就被博主的说辞吸引了。

  崔先生表示IM体育,该博主在前期给自己立了一个人设——从一无所有的普通人变成老板。想了解他的用户在视频下方留言私信后,他会隔三岔五地给用户发某团队有项目,兼职可以挣几万,全职做一个月可以挣大几万,到他的直播间就能了解详情。“我进了他给的直播间,他说这个项目已经实践过了,可以挣很多钱,想参与就在直播间直接付款。”

  崔先生留了个心眼儿,没有在直播间里付款,但在对方后续的频繁推荐下,最终还是付了12800元。之后,崔先生觉察到自己被骗了。

  湖北的菲女士15日告诉记者,她想在某平台开设网店,给创业培训机构支付398元报名费后,发现后续还有更多种类的培训内容需要付费学习,且这些培训都要自学IM体育,并不是有老师传授。“有4880元、6880元、9000多元不等,介绍称越贵给的服务权益越多,赚钱的速度也就越快。但交钱后,我发现很多东西都要自学,感觉他们是虚假宣传、夸大宣传。”

  2023年1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根据投诉性质,售后服务问题占37.42%,虚假宣传问题占4.09%。其中,培训服务的投诉在具体服务投诉中位居第四。

  无论自媒体还是机构,广告宣传是从平台流出,平台对此是否需要承担责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对于在数字平台进行虚假宣传的商家和个人,平台的监管责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是从平台获得信息,通过私域、线下的方式完成消费,把平台作为服务的入口,平台可能没有办法追踪到后续消费造成的诈骗问题。

  马亮称,第一类情况,如果消费者去维权,平台有义务去追踪,包括强制要求这样的服务下架,或者对商家进行必要惩罚。但对第二类情况,监管会存在比较大的挑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创业培训服务之后,消费者与培训服务机构之间构成合同关系,双方之间有关培训费用、培训时间等约定可以作为日后维权的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平台发布的信息在大多情况下属于广告,并不能被认定消费者与培训服务机构之间的合同条款,需要以虚假宣传等事由进行起诉。

  赵精武建议,想要通过培训机构学习的,一定要识别机构的资质,了解该机构的口碑,应慎重权衡。

  尽量以书面合同的方式明确创业培训服务的具体内容,而不是图方便以口头协定为主;

  购买创业培训服务之前,事先对培训服务机构的资质和商誉进行简单了解,存在大量用户差评、短期内才成立的培训服务机构应当再三权衡。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进一步建议,对明显不符合基本常识,或者和认知不符的虚假宣传,消费者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同时,也可咨询相关政府部门对信息进行核查,要进行多方比较,尽可能理性消费,避免因个人冲动上当受骗。